题名:
那一天, 我们发现宇宙   / (美) 玛西亚·芭楚莎著 , 杨泓, 孙红贵译
ISBN:
978-7-203-10496-4 价格: CNY78.00
语种:
chi
载体形态:
385页 图 23cm
出版发行:
出版地: 太原 出版社: 山西人民出版社 出版日期: 2018
内容提要:
1925年1月1日, 35岁的天文学家埃德温?哈勃向世人宣布了他的发现: 宇宙要比以前所认为的大千万亿倍, 充满了无数与银河系一样的星系。这一发现是天文学史上的一个里程碑, 极大地改变了人类对自己在宇宙中所处位置的认知。六年后, 哈勃和其他人的后续研究迫使阿尔伯特·爱因斯坦放弃了自己的宇宙模型, 并最终接受了这样一个惊人的事实: 宇宙不是静态的, 而是膨胀的。正因为有了这些对科学有着近乎执着的科学家的不断探究、纠正, 我们对宇宙的认知才不断更新和完善, 不得不说, 科学的发现并非一两个天才就能完成, 而是许多才华横溢的科学家和研究人员在幕后辛勤工作、共同努力的结果。本书中, 这些才华横溢的人物一一现身: 发现了测量宇宙巨大尺度方法的亨利埃塔·莱维特; 宇宙膨胀的第一位发现者、怀才不遇的维斯托·斯里弗; 正确解释了爱因斯坦关于宇宙的理论的耶稣会神父乔治·勒梅特; 只受过八年教育, 就成了世界著名星系运动专家的米尔顿·哈马逊; 以及哈勃的宿敌--哈罗·沙普利, 因其对宇宙的错误看法, 将宇宙真实本性和惊人大小的发现推迟了十多年…… 
主题词:
天文学史   西方国家
中图分类法:
P1-091 版次: 5
主要责任者:
芭楚莎
次要责任者:
孙红贵
次要责任者:
杨泓
责任者附注:
玛西亚·芭楚莎 (Marcia Bartusiak), 首位且亮度荣获美国物理学会科学写作奖的女性、太平洋天文学会克里普克·罗伯茨奖获得主。杨泓, 嘉兴学院副教授, 已从事英语教学20余年。孙红贵, 嘉兴学院副教授, 已从事大学物理、电工电子技术教学30年。 
索书号:
P1-091/4444